作者: 黃啟峰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1-08-24 10:06
村容整潔、環境優美、產業興旺、鄰里和諧……近日,記者走進市開發區岳程街道張西社區看到,居民滿臉愜意,談及這幾年的變化,大家都紛紛豎起大拇指“點贊”,在這里仿佛置身于一幅具有現代氣息的美麗鄉村畫卷。
“原來這還是一個臭水溝,現在經過改造,種上了花草,成了社區里最聚人氣的地方。”張西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明玉指著社區的文化廣場向記者介紹,兩年前,為了改善居民居住環境,經社區“兩委”提議,對社區東頭的臭水溝進行了升級改造。經過整治,昔日的臭水溝搖身一變成了文化廣場,既美化了生活環境,又為居民提供了一個娛樂休閑的場所,可謂“一舉多得”。
張西社區以黨建為統領,實施“基層黨建+”工作模式,織密基層黨組織網絡,在不斷治理社區環境的同時,探索了一條以“政治統領、法治保障、德治先導、自治基礎、智治支撐”為主要內容的“五治”工作法,實現了社區人居環境和群眾精神面貌的雙提升。
為了進一步服務群眾,調解矛盾與糾紛,張西社區還專門成立了智囊團式的調委會,把歷屆退休社區黨員干部聘回來,參與社區居民的利益關系協調、矛盾糾紛處理及突發事件的應對等工作,這些老干部盡心盡力,經常主動走進居民家中,定期排查化解矛盾糾紛,使一些新舊矛盾逐步化解,把矛盾及時解決在基層。
“經過幾年的發展,我們的環境治理和鄉村文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但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,我們通過爭取上級支持,建起了鋼板材生產車間,讓社區居民就近務工。”陳明玉說。
當日下午,記者跟隨陳明玉走進張西社區的鋼板材生產車間,務工人員各自忙著手中的活,有的焊接鋼材、有的搬運貨物……該車間以生產門窗為主,對技術要求不算高,因此吸引了不少周邊群眾前來就業。
“我們主要是根據客戶訂單來生產,有時忙起來人手還會不夠,在這工作活也不是很累,只要周邊群眾愿意來務工,我們都接收。”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。
在車間內正在進行電焊工作的是張西社區居民李義廣,之前在外務工,因為放心不下家人,選擇留在家鄉發展。“我現在在車間里工作,每月能賺5000多元,空閑時還能照顧家人,感覺挺好的。”李義廣高興地說。
“像李義廣這樣在社區車間工作的居民有30多人,離家近,能掙到錢,實現了務工、顧家兩不誤。另外,車間不僅解決了社區居民就業問題,每年還能給社區帶來十幾萬元的集體收入,為今后的社區發展奠定了基礎。”陳明玉向記者介紹,“下一步,我們還打算發展苗木種植基地,吸引更多居民在家門口務工,進一步擴大集體收入,不斷拓寬居民增收致富路。”
文/圖 記者 黃啟峰